摘要:315曝光运营商推销电话,三大运营商开展电话营销自查
大家可能经常会接到让你买保险,买房子的推销电话。
近日,在3.15晚上会,“新华视点”就曝光了通信行业的一些乱想,比如:电话营销花样百出,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等。
新华社称,近年来,不少人反映,会不时接到自称是运营商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或称能免费升级服务,或说能降低资费……花样繁多的营销活动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少套路,其中也列举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如:
“降低资费”,实则开通服务。
某运营商营销专线给广东东莞王女士打电话,说可将她99元的套餐改成39元,并给王女士发了一条短信,让其出示验证码,当时发现验证码短信内容和降低套餐资费不一致,她再三与客服确认,客服说“只是系统问题”,几分钟后,王女士却收到开通6元增值服务的短信提醒,她再次打电话确认,客服却告诉她,她名下账户套餐并未更改,只是开通了增值服务。
“限时优惠”,实则无需升级。
江苏常州汤女士接到某运营商官方营销电话,被告知此前她购买的套餐优惠即将失效,如果不从60元升级到89元套餐,下月价格将回到套餐优惠前的每月219元,汤女士同意了“升级”,稍后她再次咨询运营商官方客服时,却被告知其实她之前60元的优惠套餐可自动延续。但此时,她已收到89元套餐办理成功的短信,套餐将于下个月生效。经拨打客服电话交涉,汤女士终于改回60元套餐。
“免费升级”,实则扣费。
去年12月,广州的谢先生接到某运营商客服电话,对方称将其4G套餐升级为5G,可免费获得20G通用流量包。谢先生多次确认免费后提供验证码开通,但今年1月,其话费账单额外新增20元流量包费用。谢先生投诉后,运营商客服第一次回电称“沟通误会”,愿退20元资费;第二次回电退款到账,坚称“误会”,提出补偿50元话费。
但是你接到过运营商的骚扰电话吗?“免费升级”、“限时优惠”……这些被消费者视为优惠的广告,现在也成了运营商的一种套路了!
近日,在3.15晚上会,“新华视点”就曝光了通信行业的一些乱想,比如:电话营销花样百出,诱导升级、隐性扣费等等。
新华社称,近年来,不少人反映,会不时接到自称是运营商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或称能免费升级服务,或说能降低资费……花样繁多的营销活动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少套路,其中也列举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如:
“降低资费”,实则开通服务。
某运营商营销专线给广东东莞王女士打电话,说可将她99元的套餐改成39元,并给王女士发了一条短信,让其出示验证码,当时发现验证码短信内容和降低套餐资费不一致,她再三与客服确认,客服说“只是系统问题”,几分钟后,王女士却收到开通6元增值服务的短信提醒,她再次打电话确认,客服却告诉她,她名下账户套餐并未更改,只是开通了增值服务。
“限时优惠”,实则无需升级。
江苏常州汤女士接到某运营商官方营销电话,被告知此前她购买的套餐优惠即将失效,如果不从60元升级到89元套餐,下月价格将回到套餐优惠前的每月219元,汤女士同意了“升级”,稍后她再次咨询运营商官方客服时,却被告知其实她之前60元的优惠套餐可自动延续。但此时,她已收到89元套餐办理成功的短信,套餐将于下个月生效。经拨打客服电话交涉,汤女士终于改回60元套餐。
“免费升级”,实则扣费。
去年12月,广州的谢先生接到某运营商客服电话,对方称将其4G套餐升级为5G,可免费获得20G通用流量包。谢先生多次确认免费后提供验证码开通,但今年1月,其话费账单额外新增20元流量包费用。谢先生投诉后,运营商客服第一次回电称“沟通误会”,愿退20元资费;第二次回电退款到账,坚称“误会”,提出补偿50元话费。
对此,三大运营商也纷纷回应:高度重视,开展全面自查

扫码关注
您身边的物联网卡专家
免责声明: 51物联卡 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章来源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