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终将至,2019年各大排行榜也纷纷出炉,其中,备受关注的年度十大流言排行榜也已经公布,而2019年年度十大流言榜位于榜首的则是“5G基站辐射对人体会产生很大影响”,除此之外,
年终将至,2019年各大排行榜也纷纷出炉,其中,备受关注的年度十大流言排行榜也已经公布,而2019年年度十大流言榜位于榜首的则是“5G基站辐射对人体会产生很大影响”,除此之外,快来看看都有哪些流言被钉上这份榜单。
51物联卡消息,昨日,中国科协梳理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学”流言,登上这份榜单的十大“科学”流言分别是①5G基站辐射对人体会产生很大影响②中国高铁辐射严重,“坐高铁=照X光”③长期服用降压药致死;④电子烟无毒无害,是戒烟的利器;⑤饥饿能够“饿死”肿瘤,延缓衰老;⑥孕妇不可接种流感疫苗;⑦抑郁症不是病,就是太矫情;⑧低盐饮食不健康;⑨近视能治愈;⑩液化气钢瓶着火一定要先灭火再关阀门。
年度十大流言终结榜发布“5G基站辐射对人体影响大”居首
1. 5G基站辐射对人体会产生很大影响
流言内容:一位互联网知名人士宣称,5G基站密度极其高,因为是毫米波,振动频率高,对水分子和氧分子的一些震荡频率可能会产生共振。他根据自己的物理知识判断,5G基站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辟谣内容:首先,辐射是一种能量传递方式。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自然界电闪雷鸣、太阳黑子活动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并伴随着生命产生和演化的整个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无线电台、微波炉、电磁炉、电脑、电视机和吹风机等都是电磁波的发射源,可以说电场辐射已经是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其次,手机、基站的电磁辐射能量较小,不能使得DNA链断裂,属于非电离辐射,与X光、核辐射等电离辐射完全不同,它主要是热效应。而且,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都采用了上下行的功率智能控制技术,所以通信基站数量越多,手机通话效果就越好,而手机和基站的电磁辐射反而会越小。最后,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需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在实际执行的时候,运营商考虑到不同制式无线通信信号的叠加,工程施工会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内。
2. 中国高铁辐射严重,“坐高铁=照X光”
流言内容:国产高铁从诞生起就存在严重的辐射问题,坐高铁等同于照X光,对人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坏女性生殖系统。
辟谣内容: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的列车,使用的电力一般为2.5万伏特、50赫兹交流电。高铁的高压电力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属于“极低频电磁辐射”。能量较小,不会使DNA链断裂,属于非电离辐射,完全不同于医院里X光的电离辐射。所以“坐高铁=照X光”的说法纯属误导。有电的地方就有辐射,普通火车、地铁都有辐射,手机、剃须刀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只要辐射在一个安全值内,就不会对人产生影响。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高铁产生的磁场辐射的安全标准为100微特斯拉(磁感应强度单位)以下,电场辐射的安全标准为5千伏/米以下。北京铁路局专业人士曾专门对高铁车厢中的电场辐射进行测量并公开测量数据,不同车型的一等车厢、二等车厢、车厢连接处、驾驶室等位置,电场辐射值分布在0.011—0.021千伏/米范围内。比对这些数据不难发现,中国高铁的电磁辐射量要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根本不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3. 长期服用降压药致死
流言内容: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死于肾衰竭、心衰竭,这与长期服用降压西药关系重大。西药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药物依懒性,药物“毒性”则会摧残心、脑、肾,还会带来头晕、恶心,心慌,哮喘,水肿等副作用。
辟谣内容: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导致身体靶器官的损伤或衰竭,如心衰、肾衰、心梗、脑梗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服用降压药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靶器官的损害,所以并不会造成患者的死亡。其次,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目前有少部分降压药确实会引起小部分人身体不适,如头晕、恶心、局部水肿等,但通过对药物的调整,基本可以解决上述副作用的出现。此外经科学证实,降压药基本没有成瘾性,不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药物依赖。
4. 电子烟无毒无害,是戒烟的利器
流言内容:电子烟可以替代传统卷烟,其产品“健康无公害”,具有“无二手烟”“杜绝焦油等致癌物”“帮助戒烟”等效果,值得推广。
辟谣内容:虽然电子烟不含焦油,相对传统卷烟危害小一些,但电子烟中含有对健康有害的尼古丁。另外,导致烟瘾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也一样会让人上瘾,有些电子烟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过传统卷烟,所以抽电子烟并不能帮助吸烟者有效戒烟。
5. 饥饿能够“饿死”肿瘤,延缓衰老
流言内容:有流言称人体细胞在饥饿的时候,能把自己体内的无用或有害物质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所以吃素或少吃饭可以激活“细胞自噬”,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作用。
辟谣内容:通过少吃、吃素降低得癌的几率,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的人肿瘤发生率更高,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也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疾病,如果肿瘤患者患有合并营养不良症,会导致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另外,“细胞饥饿”并不等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饥饿,断食、辟谷也不等于医学研究中的自噬,现阶段的自噬研究离临床应用还相当遥远,自噬与抗肿瘤、衰老的关系也尚不明确。轻断食、生酮饮食、无麸质饮食这些近年来很火的饮食概念,原本在医学上都是针对特定人群(肥胖、小儿癫痫、明确的麸质过敏等)的治疗方式,实施前后都需要医学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
6. 孕妇不可接种流感疫苗
流言内容:孕妇接种流感疫苗,会使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加重妊娠反应,还会影响胎儿健康,甚至是导致胎儿的畸形。
辟谣内容:冬春季节流感高发,一些体虚、体弱的人群尤其容易被流感病毒所侵袭,而接种流感疫苗则是抵抗、预防流感的有效途径。相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孕期女性的抵抗力稍弱,较容易被流感病毒攻击。大量研究表明,在流感大流行期间,孕妇因流感感染而住院、入住ICU和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研究还显示,孕妇患流感可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影响,出现死产,婴儿早产和出生低体重等情况,所以孕妇接种流感疫苗有其必要性,并且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但孕妇在接种疫苗时应注意,孕期接种灭活疫苗是可以的,但应禁止接种非灭活疫苗。非灭活疫苗是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的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这类疫苗有潜在的感染胎儿的风险。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对鸡蛋或对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者不宜接种流感疫苗;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在症状消退后再接种;曾经患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孕妇,应先咨询医生再决定是否接种。
7. 抑郁症不是病,就是太矫情
流言内容:据媒体报道,一名20岁女孩不堪抑郁症折磨,发微博表示“我生了一场很久的病,这是最后一次自杀”。很多人都认为抑郁症就是太矫情,是一时想不开,或是由于意志不够坚强所导致的。
辟谣内容:抑郁症是一种当今社会上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典型症状是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以及失眠等,严重的可能导致自杀。抑郁情绪会让患者在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自己无法通过意志力控制痛苦。因此,我们不应该指责或者质疑抑郁症患者,应当加大力度传播抑郁症及其治疗方法,正确看待抑郁症,关心抑郁症患者群体。
8. 低盐饮食不健康
流言内容:胃酸是以盐作为原料产生的,盐能促进消化,低盐会使消化出现问题。同时低盐饮食可能导致麸质过敏。另外国外有人因为低盐饮食,在极端高温天气里中暑而死。
辟谣内容: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调节人体内水分均衡的分布,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还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人体内不能没有盐,但少量盐就能满足机体的需求,而且生活中的“隐形盐”无处不在,如牛奶、肉、饼干、面包、挂面等钠含量都不低。因此即便是口味较清淡的人也有钠摄入超标的可能性,即使不吃盐但是其他含有氯元素的食物摄入后还是会产生胃酸。
一般成人每天摄入3克食盐就可以维持生理基本需要,过量摄入食盐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如引发高血压、骨质疏松甚至胃癌等疾病。目前成年人每天盐的推荐摄入量约为5至6克,而实际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达到了9至10克,远超健康标准,因此控盐、减盐才是正确做法。另外,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比如因为气候炎热或剧烈运动而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盐分大量流失的时候,才需要大量补充盐分。如今我国大部分居民日常运动较少,夏天吹空调保持凉爽,导致排汗较少,所以绝大部分人不需要大量补充盐分。低盐饮食与麸质过敏并无关系,麸质过敏是谷物蛋白诱发的。
9. 近视能治愈
流言内容:只要用对方法,近视在一定期限内是可以治愈的。如针灸治疗近视效果就非常好,近视度数在八百度以下、年龄在六十岁以下的近视眼患者,都能被治愈,且治愈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一至三个月内视力可以恢复到正常视力1.0以上,不复发。它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相关神经,使视力自我调节功能得以恢复正常。一般来说治愈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年龄越小、病程越短疗效越显著。
辟谣内容: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除了因睫状肌痉挛所致的“假性近视”外,近视是不可逆的,严重情况甚至会导致失明。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办法能使其恢复。也就是说,近视只能被“矫正”,不可“治愈”。
目前,近视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药物、光学眼镜、角膜塑形镜、手术治疗等,基本原理均为改变光线折射路径或者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但不能逆转已经发生的近视眼结构改变。所以,近视后唯一能做的就是延缓度数加深的速度。2019年3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明确表示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近视治愈”等带有误导性的表述。
10. 液化气钢瓶着火一定要先灭火再关阀门
流言内容:一个关于燃气着火后是先灭火还是先关阀的消防培训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业内人士”的培训视频声称,液化气钢瓶起火后先灭火再关阀门。
辟谣内容:燃气瓶起火时先关阀会导致燃气瓶爆炸,这一说法缺乏消防常识。首先,关阀不可能产生负压。燃气瓶里充装的一般是液化石油气,家用液化气钢瓶正常使用时,其压力远远高于大气压,阀门一关,瓶内的压力不会降低形成“回火”。其次,液化气钢瓶的阀门关后,在某些情况下,火焰会沿软管向回燃烧,烧到关闭的阀门处,管内可燃物燃烧完毕,燃烧也停止了,回火不可能把火带到燃气瓶里。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液化气钢瓶横向倒地燃烧,钢瓶容易被火焰加热,到达一定温度后,瓶内的液化气受热膨胀,瓶体容易发生物理爆炸。因此,燃气瓶严禁卧放。
以上就是2019年十大流言,看看你有没有上当受骗过呢?
51物联卡消息,昨日,中国科协梳理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学”流言,登上这份榜单的十大“科学”流言分别是①5G基站辐射对人体会产生很大影响②中国高铁辐射严重,“坐高铁=照X光”③长期服用降压药致死;④电子烟无毒无害,是戒烟的利器;⑤饥饿能够“饿死”肿瘤,延缓衰老;⑥孕妇不可接种流感疫苗;⑦抑郁症不是病,就是太矫情;⑧低盐饮食不健康;⑨近视能治愈;⑩液化气钢瓶着火一定要先灭火再关阀门。
年度十大流言终结榜发布“5G基站辐射对人体影响大”居首
1. 5G基站辐射对人体会产生很大影响
流言内容:一位互联网知名人士宣称,5G基站密度极其高,因为是毫米波,振动频率高,对水分子和氧分子的一些震荡频率可能会产生共振。他根据自己的物理知识判断,5G基站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辟谣内容:首先,辐射是一种能量传递方式。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自然界电闪雷鸣、太阳黑子活动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并伴随着生命产生和演化的整个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无线电台、微波炉、电磁炉、电脑、电视机和吹风机等都是电磁波的发射源,可以说电场辐射已经是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其次,手机、基站的电磁辐射能量较小,不能使得DNA链断裂,属于非电离辐射,与X光、核辐射等电离辐射完全不同,它主要是热效应。而且,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都采用了上下行的功率智能控制技术,所以通信基站数量越多,手机通话效果就越好,而手机和基站的电磁辐射反而会越小。最后,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需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在实际执行的时候,运营商考虑到不同制式无线通信信号的叠加,工程施工会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内。
2. 中国高铁辐射严重,“坐高铁=照X光”
流言内容:国产高铁从诞生起就存在严重的辐射问题,坐高铁等同于照X光,对人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坏女性生殖系统。
辟谣内容: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的列车,使用的电力一般为2.5万伏特、50赫兹交流电。高铁的高压电力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属于“极低频电磁辐射”。能量较小,不会使DNA链断裂,属于非电离辐射,完全不同于医院里X光的电离辐射。所以“坐高铁=照X光”的说法纯属误导。有电的地方就有辐射,普通火车、地铁都有辐射,手机、剃须刀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只要辐射在一个安全值内,就不会对人产生影响。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高铁产生的磁场辐射的安全标准为100微特斯拉(磁感应强度单位)以下,电场辐射的安全标准为5千伏/米以下。北京铁路局专业人士曾专门对高铁车厢中的电场辐射进行测量并公开测量数据,不同车型的一等车厢、二等车厢、车厢连接处、驾驶室等位置,电场辐射值分布在0.011—0.021千伏/米范围内。比对这些数据不难发现,中国高铁的电磁辐射量要远远低于国际标准,根本不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3. 长期服用降压药致死
流言内容: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死于肾衰竭、心衰竭,这与长期服用降压西药关系重大。西药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药物依懒性,药物“毒性”则会摧残心、脑、肾,还会带来头晕、恶心,心慌,哮喘,水肿等副作用。
辟谣内容: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导致身体靶器官的损伤或衰竭,如心衰、肾衰、心梗、脑梗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服用降压药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靶器官的损害,所以并不会造成患者的死亡。其次,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目前有少部分降压药确实会引起小部分人身体不适,如头晕、恶心、局部水肿等,但通过对药物的调整,基本可以解决上述副作用的出现。此外经科学证实,降压药基本没有成瘾性,不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药物依赖。
4. 电子烟无毒无害,是戒烟的利器
流言内容:电子烟可以替代传统卷烟,其产品“健康无公害”,具有“无二手烟”“杜绝焦油等致癌物”“帮助戒烟”等效果,值得推广。
辟谣内容:虽然电子烟不含焦油,相对传统卷烟危害小一些,但电子烟中含有对健康有害的尼古丁。另外,导致烟瘾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也一样会让人上瘾,有些电子烟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过传统卷烟,所以抽电子烟并不能帮助吸烟者有效戒烟。
5. 饥饿能够“饿死”肿瘤,延缓衰老
流言内容:有流言称人体细胞在饥饿的时候,能把自己体内的无用或有害物质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所以吃素或少吃饭可以激活“细胞自噬”,起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作用。
辟谣内容:通过少吃、吃素降低得癌的几率,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的人肿瘤发生率更高,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也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疾病,如果肿瘤患者患有合并营养不良症,会导致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另外,“细胞饥饿”并不等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饥饿,断食、辟谷也不等于医学研究中的自噬,现阶段的自噬研究离临床应用还相当遥远,自噬与抗肿瘤、衰老的关系也尚不明确。轻断食、生酮饮食、无麸质饮食这些近年来很火的饮食概念,原本在医学上都是针对特定人群(肥胖、小儿癫痫、明确的麸质过敏等)的治疗方式,实施前后都需要医学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
6. 孕妇不可接种流感疫苗
流言内容:孕妇接种流感疫苗,会使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加重妊娠反应,还会影响胎儿健康,甚至是导致胎儿的畸形。
辟谣内容:冬春季节流感高发,一些体虚、体弱的人群尤其容易被流感病毒所侵袭,而接种流感疫苗则是抵抗、预防流感的有效途径。相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孕期女性的抵抗力稍弱,较容易被流感病毒攻击。大量研究表明,在流感大流行期间,孕妇因流感感染而住院、入住ICU和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研究还显示,孕妇患流感可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影响,出现死产,婴儿早产和出生低体重等情况,所以孕妇接种流感疫苗有其必要性,并且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但孕妇在接种疫苗时应注意,孕期接种灭活疫苗是可以的,但应禁止接种非灭活疫苗。非灭活疫苗是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的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这类疫苗有潜在的感染胎儿的风险。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对鸡蛋或对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者不宜接种流感疫苗;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在症状消退后再接种;曾经患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孕妇,应先咨询医生再决定是否接种。
7. 抑郁症不是病,就是太矫情
流言内容:据媒体报道,一名20岁女孩不堪抑郁症折磨,发微博表示“我生了一场很久的病,这是最后一次自杀”。很多人都认为抑郁症就是太矫情,是一时想不开,或是由于意志不够坚强所导致的。
辟谣内容:抑郁症是一种当今社会上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典型症状是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以及失眠等,严重的可能导致自杀。抑郁情绪会让患者在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自己无法通过意志力控制痛苦。因此,我们不应该指责或者质疑抑郁症患者,应当加大力度传播抑郁症及其治疗方法,正确看待抑郁症,关心抑郁症患者群体。
8. 低盐饮食不健康
流言内容:胃酸是以盐作为原料产生的,盐能促进消化,低盐会使消化出现问题。同时低盐饮食可能导致麸质过敏。另外国外有人因为低盐饮食,在极端高温天气里中暑而死。
辟谣内容: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调节人体内水分均衡的分布,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还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人体内不能没有盐,但少量盐就能满足机体的需求,而且生活中的“隐形盐”无处不在,如牛奶、肉、饼干、面包、挂面等钠含量都不低。因此即便是口味较清淡的人也有钠摄入超标的可能性,即使不吃盐但是其他含有氯元素的食物摄入后还是会产生胃酸。
一般成人每天摄入3克食盐就可以维持生理基本需要,过量摄入食盐会引起许多健康问题,如引发高血压、骨质疏松甚至胃癌等疾病。目前成年人每天盐的推荐摄入量约为5至6克,而实际研究表明,我国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达到了9至10克,远超健康标准,因此控盐、减盐才是正确做法。另外,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比如因为气候炎热或剧烈运动而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盐分大量流失的时候,才需要大量补充盐分。如今我国大部分居民日常运动较少,夏天吹空调保持凉爽,导致排汗较少,所以绝大部分人不需要大量补充盐分。低盐饮食与麸质过敏并无关系,麸质过敏是谷物蛋白诱发的。
9. 近视能治愈
流言内容:只要用对方法,近视在一定期限内是可以治愈的。如针灸治疗近视效果就非常好,近视度数在八百度以下、年龄在六十岁以下的近视眼患者,都能被治愈,且治愈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一至三个月内视力可以恢复到正常视力1.0以上,不复发。它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相关神经,使视力自我调节功能得以恢复正常。一般来说治愈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年龄越小、病程越短疗效越显著。
辟谣内容: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除了因睫状肌痉挛所致的“假性近视”外,近视是不可逆的,严重情况甚至会导致失明。目前还没有安全有效的办法能使其恢复。也就是说,近视只能被“矫正”,不可“治愈”。
目前,近视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药物、光学眼镜、角膜塑形镜、手术治疗等,基本原理均为改变光线折射路径或者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但不能逆转已经发生的近视眼结构改变。所以,近视后唯一能做的就是延缓度数加深的速度。2019年3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明确表示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近视治愈”等带有误导性的表述。
10. 液化气钢瓶着火一定要先灭火再关阀门
流言内容:一个关于燃气着火后是先灭火还是先关阀的消防培训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业内人士”的培训视频声称,液化气钢瓶起火后先灭火再关阀门。
辟谣内容:燃气瓶起火时先关阀会导致燃气瓶爆炸,这一说法缺乏消防常识。首先,关阀不可能产生负压。燃气瓶里充装的一般是液化石油气,家用液化气钢瓶正常使用时,其压力远远高于大气压,阀门一关,瓶内的压力不会降低形成“回火”。其次,液化气钢瓶的阀门关后,在某些情况下,火焰会沿软管向回燃烧,烧到关闭的阀门处,管内可燃物燃烧完毕,燃烧也停止了,回火不可能把火带到燃气瓶里。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液化气钢瓶横向倒地燃烧,钢瓶容易被火焰加热,到达一定温度后,瓶内的液化气受热膨胀,瓶体容易发生物理爆炸。因此,燃气瓶严禁卧放。
以上就是2019年十大流言,看看你有没有上当受骗过呢?
扫码关注
您身边的物联网卡专家
免责声明: 51物联卡 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章来源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