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1物联卡消息(https://www.51wulianka.com),新华社12月1日晚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份总计3万字的纲要,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发展,将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景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51物联卡消息(https://www.51wulianka.com),新华社12月1日晚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份总计3万字的纲要,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发展,将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景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片国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2.3%的地区,拥有2.25亿人口,贡献了全国1/4左右的GDP。
规划目标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以土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枪金活跃增长极。
值得一提的是,在《纲要》中,走“科创+产业”道路成为未来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等关键词成为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
“科创+产业”,创造新动力
《纲要》第四章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创+产业”道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其中就强调了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新技术研发应用的重要性。
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包括了三个层次:
第一,从长三角原有优势、基础的战略性产业着手,重点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十大领域;
第二,面向新兴领域,体现国家战略要求,也是长三角下一步主攻方向,锁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大飞机、智能制造、前沿新材料十大领域;
第三,面向未来,引领世界最高水平科技创新,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重点面向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八大领域。
在人工智能方面,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建立长三角人工智能等新型研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和创新发展;在5G方面,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支持电信运营商、制造、IT等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开展技术、设备、产品研发,积极推动IPv6规模部署;在物联网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的城市大脑集群,积极推进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重点项目进展。
工业互联网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无论从规模、质量还是速度上来看,都处于领先水平。作为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工业增加值占全国1/4以上,随着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正在成为长三角产业合作的核心,这也为长三角智能制造添加了新引擎。
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基础扎实,基于产业聚集和完备的工业体系,在上海,依托大国企、大平台集中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在浙江,阿里云预计到2025年将连接2亿台工业设备,服务工业企业30万家;在江苏,超过60万台工程机械装备通过徐工集团的汉云平台“登云上网”;在苏州,全市正全力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
2018年,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暨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启动大会上,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百万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倡议正式启动,提出力争2020年实现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百万家,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
在政策方面,早在2017年浙江省就率先推出“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江苏和上海则分别在2017年年底和2018年年底印发《加快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和《上海市推进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跨地域政策方面,长三角九地共同发布《G60科创走廊推进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九地通过制度对接、财政扶持、技术研发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面,2018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签约正式上线,这对长三角地区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的信息互联互通又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人工智能
从人工智能发展来看,国内的人工智能发展活跃区域主要集中于三大地区:京津冀地区(北京为主体)、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和粤港澳地区(广东、深圳)。根据乌镇智库数据显示,北京、广东以及长三角人工智能企业数占到了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84.95%。其中长三角城市中,上海和杭州是聚集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城市,均超过了600家,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第一梯队。比如杭州的阿里巴巴、网易、浙江大华、海康威视、蚂蚁金服、涂鸦智能、国芯科技、Rokid等,上海的依图科技、智臻网络、思岚科技等。
其次,长三角地区抱团优势明显,江浙沪人工智能企业数合计占比达28.24%,专利数占比超过1/3。其中,上海以其顶尖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在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发展中占据绝对优势。从2015年到2019年上半年,上海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融资达到582亿元,仅次于北京地区。
5G
在5G发展方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程度纵深,信息化手段正成为长三角发展成世界级城市集群的重要手段。在去年年中时,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就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签署了5G先试先用推动长三角数字经济率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依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到2021年,四家通信企业将在长三角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000亿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建设以5G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把长三角建成全国乃至全球5G网络和应用先试先用的地区之一,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比肩全球主要城市群。
在去年年底,上海5G创新发展联盟、江苏省5G产业联盟、浙江省5G产业联盟和安徽省5G产业联盟代表还共同签署了《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倡议书》,成立“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着力于在未来三年,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5G技术试验床和产业先行区。
目前,在首批5G试点城市中,长三角城市占据10个,占到全国的1/5之一。
《纲领》是支持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新兴技术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密不可分,相互成就。尽管在前进的路上还充满着未知和困难,但相信在政策引领下,新兴技术能很快为发展带来新能量。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这片国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2.3%的地区,拥有2.25亿人口,贡献了全国1/4左右的GDP。
《纲要》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2035年。此次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以土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枪金活跃增长极。
值得一提的是,在《纲要》中,走“科创+产业”道路成为未来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等关键词成为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
“科创+产业”,创造新动力
《纲要》第四章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创+产业”道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其中就强调了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新技术研发应用的重要性。
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包括了三个层次:
第一,从长三角原有优势、基础的战略性产业着手,重点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十大领域;
第二,面向新兴领域,体现国家战略要求,也是长三角下一步主攻方向,锁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大飞机、智能制造、前沿新材料十大领域;
第三,面向未来,引领世界最高水平科技创新,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重点面向量子信息、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八大领域。
在人工智能方面,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建立长三角人工智能等新型研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和创新发展;在5G方面,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支持电信运营商、制造、IT等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开展技术、设备、产品研发,积极推动IPv6规模部署;在物联网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的城市大脑集群,积极推进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重点项目进展。
工业互联网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无论从规模、质量还是速度上来看,都处于领先水平。作为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工业增加值占全国1/4以上,随着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正在成为长三角产业合作的核心,这也为长三角智能制造添加了新引擎。
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基础扎实,基于产业聚集和完备的工业体系,在上海,依托大国企、大平台集中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在浙江,阿里云预计到2025年将连接2亿台工业设备,服务工业企业30万家;在江苏,超过60万台工程机械装备通过徐工集团的汉云平台“登云上网”;在苏州,全市正全力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
2018年,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暨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启动大会上,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百万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倡议正式启动,提出力争2020年实现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百万家,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
在政策方面,早在2017年浙江省就率先推出“十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江苏和上海则分别在2017年年底和2018年年底印发《加快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和《上海市推进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跨地域政策方面,长三角九地共同发布《G60科创走廊推进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九地通过制度对接、财政扶持、技术研发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面,2018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签约正式上线,这对长三角地区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的信息互联互通又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人工智能
从人工智能发展来看,国内的人工智能发展活跃区域主要集中于三大地区:京津冀地区(北京为主体)、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和粤港澳地区(广东、深圳)。根据乌镇智库数据显示,北京、广东以及长三角人工智能企业数占到了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84.95%。其中长三角城市中,上海和杭州是聚集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城市,均超过了600家,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第一梯队。比如杭州的阿里巴巴、网易、浙江大华、海康威视、蚂蚁金服、涂鸦智能、国芯科技、Rokid等,上海的依图科技、智臻网络、思岚科技等。
其次,长三角地区抱团优势明显,江浙沪人工智能企业数合计占比达28.24%,专利数占比超过1/3。其中,上海以其顶尖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在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发展中占据绝对优势。从2015年到2019年上半年,上海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融资达到582亿元,仅次于北京地区。
5G
在5G发展方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程度纵深,信息化手段正成为长三角发展成世界级城市集群的重要手段。在去年年中时,长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就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签署了5G先试先用推动长三角数字经济率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依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到2021年,四家通信企业将在长三角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000亿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建设以5G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把长三角建成全国乃至全球5G网络和应用先试先用的地区之一,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比肩全球主要城市群。
在去年年底,上海5G创新发展联盟、江苏省5G产业联盟、浙江省5G产业联盟和安徽省5G产业联盟代表还共同签署了《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倡议书》,成立“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着力于在未来三年,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5G技术试验床和产业先行区。
目前,在首批5G试点城市中,长三角城市占据10个,占到全国的1/5之一。
《纲领》是支持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新兴技术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密不可分,相互成就。尽管在前进的路上还充满着未知和困难,但相信在政策引领下,新兴技术能很快为发展带来新能量。
扫码关注
您身边的物联网卡专家
免责声明: 51物联卡 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发表评论